论比利时鲁汶大学毕业证书图片展示
论比利时鲁汶大学毕业证书图片展示
中文名
鲁汶大学
外文名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现任校长
Luc Sels
创办时间
1425年
知名校友
范龙佩、克里斯汀·德迪夫等
类别
天主教大学、中世纪大学
主要奖项
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校训
Seat of Wisdom & knowledge(智慧的宝座)
简称
KU Leuven
主要院系
工学院、经济商业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理学院、法学院、IMEC
所属地区
欧洲比利时
校址
欧洲比利时
属性
世界一流大学、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
吉祥物
Fons Sapientiae
天主教鲁汶大学(荷兰语: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euven);法语: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英语: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拉丁语:Universitas Catholica Lovaniensis)是比利时最大的大学,欧洲低地国家重要高等学府,也是世界有名的大学之一。1425年由教宗马尔定五世下令建立,是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同时也是西欧“低地国家”(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最古老的大学。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位列世界第96名,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位列世界101-150名。
2018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19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天主教鲁汶大学第48名。
天主教鲁汶大学 荷兰语︰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简称 KUL] 英语︰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是比利时最大的大学,拥有比利时国家大学的美誉,欧洲顶尖高等学府,也是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425年由教皇马丁五世下令建立,是全球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同时也是西欧“低地国家”(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中最古老大学。它创立于1425年,是一所拥有585年历史的欧洲最古老的宗教大学。位于比利时弗拉芒区,属于天主教会性质的大学,另设有分校,简称为: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1968年起分为两座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 (荷语区)和天主教鲁汶大学 (法语区)。
天主教鲁汶大学
天主教鲁汶大学
鲁汶大学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近100多年来,它始终排名全球前20名。近50年来排名在第17位左右。它作为一所以国际为导向的大学,鲁汶大学继承了一个世纪来好客的传统。得益于大学间学生与教师的紧密合作与交流,鲁汶大学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及至世界的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目前鲁汶大学在世界名校排行中为第17位(也有的机构将它排在第16位),在比利时乃至整个欧洲的学术界拥有绝对的权威。
有着比利时国家大学的美誉的天主教鲁汶大学是比利时最大,同时也是荷比卢地区最古老大学,拥有近600年的悠久历史。比利时国王继承人在继位时明确要求其要拥有KULeuven鲁汶大学的硕士学位,比利时的政府多位部长也均在该校兼职任教。KULeuven鲁汶大学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在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世界多元文化。
鲁汶大学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有:半导体、微电子及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干细胞研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神经系统、运动治疗和康复、创伤心理学、遗传学、食品科学、精算和计量经济学、欧盟法律、建筑及古建筑保护、以及密码学。
拿破仑一世战败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今比利时土地划归荷兰王国,国王威廉一世利用旧鲁汶大学(Oude Universiteit Leuven, OUL)的旧校舍成立了新的国立大学(Rijks Universiteit Leuven, RUL)。1830年,经历独立战争,比利时从荷兰王国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1835年,九位有崇高威望的天主教红衣大主教主持恢复了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两次大战
由于比利时王国地处西欧心脏地带,历代均为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都未能幸免,被德国二度占领,鲁汶大学亦经历浩劫,其中著名的图书馆两次被焚为灰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重建。
1915年的鲁汶1797年,天主教鲁汶大学被法国政府关闭,直到1834年才恢复教学。进入现代以来,由于比利时处于德法之间,使得鲁汶大学饱受战争之苦。1914年,大礼堂和图书馆被德国人烧毁,三十万册书籍化为灰烬。战后在美国和国际组织资助下,重建了图书馆。不幸的是,二战中图书馆再次被焚。九十万卷书只剩下一万五千卷,整个学校受到极大破坏。二战以后才又重新恢复,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近当代
1954年,在皇室许可下,鲁汶大学于比属刚果建立分校刚果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vanium)。刚果于1960年独立后,于1971年刚果鲁汶大学和其他两间大学被合并为国立萨赫大学(Université Nationale du Zaïre, UNAZA)。
天主教鲁汶大学
天主教鲁汶大学
1968年代开始学校再次受到政治影响,说荷兰语的教授和学生要求将说法语的人士赶出学校,两方发生严重冲突。当时的比利时首相范登·博埃南不同意学校分裂,结果比利时政府中有八位弗拉芒族的大臣自主离职,导致内阁空虚;范登·博埃南无力支撑局面,不得不宣布辞职。新大选之后,比利时政府最终作出裁决:天主教鲁汶大学一分为二。1970年,天主教鲁汶大学正式分裂成两所大学: (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 (KUL)(简称荷语鲁汶)与(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 (UCL)(简称法语鲁汶)。前者留在原址,后者绝大部分系迁往新建的新鲁汶,其医学院迁往布鲁塞尔附近。界拥有绝对的权威。
有着比利时国家大学的美誉的天主教鲁汶大学是比利时最大,同时也是荷比卢地区最古老大学,拥有近600年的悠久历史。比利时国王继承人在继位时明确要求其要拥有KULeuven鲁汶大学的硕士学位,比利时的政府多位部长也均在该校兼职任教。KULeuven鲁汶大学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在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世界多元文化。
鲁汶大学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有:半导体、微电子及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干细胞研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神经系统、运动治疗和康复、创伤心理学、遗传学、食品科学、精算和计量经济学、欧盟法律、建筑及古建筑保护、以及密码学。
拿破仑一世战败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今比利时土地划归荷兰王国,国王威廉一世利用旧鲁汶大学(Oude Universiteit Leuven, OUL)的旧校舍成立了新的国立大学(Rijks Universiteit Leuven, RUL)。1830年,经历独立战争,比利时从荷兰王国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1835年,九位有崇高威望的天主教红衣大主教主持恢复了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两次大战
由于比利时王国地处西欧心脏地带,历代均为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都未能幸免,被德国二度占领,鲁汶大学亦经历浩劫,其中著名的图书馆两次被焚为灰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重建。
1915年的鲁汶1797年,天主教鲁汶大学被法国政府关闭,直到1834年才恢复教学。进入现代以来,由于比利时处于德法之间,使得鲁汶大学饱受战争之苦。1914年,大礼堂和图书馆被德国人烧毁,三十万册书籍化为灰烬。战后在美国和国际组织资助下,重建了图书馆。不幸的是,二战中图书馆再次被焚。九十万卷书只剩下一万五千卷,整个学校受到极大破坏。二战以后才又重新恢复,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校产中有联合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处,名为Groot Begijnhof,范围包括哥特式教堂一座和周围保存完好的欧洲中世纪住宅区。Groot Begijnhof的发端可追溯到公元1305年,“Begijinhof”英文即为“Garden of Begijins”,意指里面的居民Begijins最早是那些有自己的财产家庭却将终身奉献给教会的女子,他们的丈夫死于十字军东征。
新鲁汶大学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南约30千米处。大学及围绕着大学居住的居民组成了大学城。以大学城中心2千米直径范围内,有大学的两个教学群和四个学生宿舍区。西边,是文科教学群,这里离市中心很近,学生在课余时间购物、娱乐非常方便。东南是理工教学群,它坐落在平缓的斜坡上。教学群中央是新鲁汶大学的校部办公大楼;外围是宿舍区。四个宿舍区均建在城周围几个较高的山丘上,视野开阔,可以瞭望到田野、湖泊,还有那些旁若无人地啄食、嬉戏的野鸭。
在校部办公大楼西山墙上刻有“北大”两个中文大字,这是中比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1985年9月,由北京大学前任校长张龙翔和新鲁汶大学的前任校长马索主教共同主持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校部办公大楼的西面便是大学广场。广场东南角的瓦隆街口,有一个巨型雕塑:一块高约50公分,直径约5公尺的圆形巨石上有两个黑人裸体铜像,一男一女,女的安详而坐,男的半蹲半跪,一本打开的书展放在他们面前。它象征着反对种族歧视。并标志着新鲁汶大学多年与非洲的密切文化往来。
学习生活
这里的修学淘汰率非常高。尤其如果你读的是文、法学科,毕业往往时日遥遥。学生每年一次大考,有7月及9月两个选择,基本上是“一试定江山”。第一次考试失利,可申请在9月再考一次,如果仍旧败北,这一年就算是白念了,必须全部重修。考试维持已沿用数百年的口试制度。每年考试期间,但见校园内盛装的学生处处群聚,候在教室外等待召唤。被点到名后,教授先发一个题目,给予20分钟思考时间,然后当场作答。待所有学生考完,就是教授的圆桌会议,讨论哪些学生可以升学,接着公开唱名,公布结果。不只是外国学生因语言问题而对口试感到紧张,就连本国学生对这关键性一役也是戒惧戒慎,尤其大一学生,有不少是全家一起陪考,男生穿西装还简单些,女生往往还有妈妈特别费心打扮,希望给教授留个好印象。
日常生活
既然考试气氛如此恐怖,为什么鲁汶大学在学生眼中还那样独具魅力呢?其实,除了考季,平常的日子倒也悠闲惬意。啤酒是鲁汶大学的“校饮”,在这个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典型大学城里,书店、餐厅固然少不了,更多的是小酒馆,在迂回蜿蜒的石板路上,在市政厅、大学图书馆前的广场旁处处林立。周五学校照例是不排课的,所以周四晚上小酒馆里总是人声鼎沸,鲁汶几乎成了一座不夜城。即使是考季,学生也仍是一边念书,一边灌啤酒。
一有假日,学生们往往打起背包,到欧洲各国去旅行,鲁汶城里人去巷空。其实,在这里念书,就算什么都没学到,至少也能学会优雅地生活。
关注我们
